【我撐卿姐】好撚大既明報呀!好撚巴閉呀!


呢篇咁既咩星期日明報專訪後記,三個字形容,就係「垃撚圾」;呢度講緊既垃撚圾唔係劉慧卿,而係個明報記者。
正場的專訪響文章入面,大家可以自己睇。老老七七,講民主黨,我係極之唔妥,入左民主黨之後既和理非ver. 劉慧卿,亦不忍卒睹;不過新聞訪問,講既係申述立場,今次你問佢答,我覺得佢既答案至少正正常常,最多陪你遊下花園,而唔係問非所答,更唔係東拉西扯。
但係呢個明報記者,似乎因為覺得卿姐答野唔夠爆,搞到佢攞唔倒Soundbite,專訪唔可以好似曾主席田大少咁出倒位,於是懷恨在心響篇後記係咁插卿姐。
先不論呢D背後放箭既動作幾乞人憎,亦唔明如果咁唔滿意,點解唔當面指斥,你睇佢入面投訴D乜?助理有理無理係咁影相、無認真想過答案(其實根本唔係無認真諗,係根本無興趣答你想要既答案)、之後仲要作個水蛇春咁長既「打個比方」,又老公出軌又乜又七
====
打個比方,我因為老公出軌,向劉慧卿求助。卿姐聽完,義憤填膺,馬上印了幾百份傳單,去我老公上班的公司樓下派發(去不到樓上,因為公司有保安)。我老公是個人渣,派傳單雖然沒影響到他什麼,卻也惹惱了他。本來我想他回歸家庭,現在他連偶爾回家的薄面也不給了。終於搞到要離婚,因為此事打草驚蛇,他已迅速轉移了財產,而且沒讓我有機會蒐證。甚至,他反而掌握了我的通姦證據。
這時,卿姐不幫我了,因為她「幫理不幫親」。我申辯道﹕「是他出軌在先,我守了三年活寡,出去找個男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吧?」卿姐說﹕「即使他做得不對,你也不能跟着錯呀。通姦違背普世價值。」
====
比擬不倫,完全唔知UP乜9。
然後睇下呢一段
「我當然一直問下去,而她的態度,終於深深得罪了我。我想﹕難得給你一個主流媒體這麼大的免費版面,為什麼不好好宣傳一下自己的政治理念?原來,她並沒有什麼政治理念。她甚至連哄我一下也懶得,因為香港傳媒,在她眼中質素就是那個樣子。」
嘩!好撚大既明報呀!好撚巴閉呀!咁撚大個主流媒體,係咪所有人都要感激流涕至係?令我諗起以前有朋友響明報做,比老闆壓價暗示:「黎主流大報做記者係你既榮幸、人工少D係正常,因為學倒野比出面其他工更多」,估唔到連入面記者都洗哂腦,真係仲以為自己好大枝野。日後如果有任何明報記者覺得自己薪酬被剝削,我只會引呢位記者既說話,然後再加一句抵撚死
呢篇專訪出街後,卿姐可能真係如呢個記者所言大跌眼鏡,但我唔會,因為由周瑮老屈睇AV都係變態佬開始,一直到覃純健踩過界力捧鄭金鈴做新一代創業達人,去到而家呢個超級大小姐王雅雋,明報從來都係咁垃圾,對佢有期望既人,大概只有仲響入面搵食、或者靠佢搵食既人。
收檔啦!
延伸閱讀:
什麼人訪問什麼人/政治冷感問系列﹕那些年的民主女神
什麼人訪問什麼人/政治冷感問系列﹕劉慧卿的天真
再談周瑮事件
都市童話與悲劇:從瑪莉奧少女到古惑天王
Tweet
十全女生續集:這些女孩那有這麼完美 (麥明詩、彭匡怡、李海瀅、湯振玲)


先前寫左篇〈香港曾經出現過的三位「十全女生」:石臻善、李泳枬、簡幗儀〉,諗唔到竟然入面一兩位主角都有讀到此文,希望唔會對她們的生活造成騷擾。適逢另一位女拔萃狀元麥明詩參選港姐,再次掀起「美貌與智慧並重」嘅話題,亦令我再次產生撰寫續集嘅興趣。

其實十全女生構思,係源自《火鳳燎原》「十全呂布」,加上有人以十項優點黎形容石臻善,貪玩之下才用呢種形式寫落去。不過要從每一位女性都找出十個優點實在有點勉強,所以今次決定拋開呢條規則寫得輕鬆啲。
但咁並不代表我心目中嘅「十全女生」條件就會因此而降低咗,因為以下介紹幾位,同樣係要有高學歷、美貌以及各種優點集於一身,至少帶給人一種驚艷的感覺,先得以「上榜」。

第一位要介紹的,自然是因參選港姐而成為風頭躉的麥明詩。
1. DGS
2. 10A狀元
3. 自少學習芭蕾舞
4. 聲樂八級
5. 劍橋法律系畢業
6. 參選港姐
7. 敢於批評時政(雖然唔知點解走左去接受民建聯訪問)
8. 當然最犀利嘅係,目標係要做高官、做律政司,甚至要做女特首!

老老實實,去到中學生呢個年紀,應該都知道要搵食,最好都係從商,從政只會吃力不討好,佢有咁嘅理想,即使可能去到而家經已係另一回事,TVB壓力之下更加要小心講嘢,但已算係咁。

第二位係上次漏提嘅彭匡怡。多謝網友提點,原來2004年仲出左一個10A女神彭匡怡,因為佢響石臻善之前已「出道」,加上唔係點搵倒佢既資料,並無擺入「十全女生」名單度。不過經過一輪高登考古,發覺呢個女仔都幾犀利,所以特別開多段補遺,介紹下呢位女神:

1. 又係DGS
2. 10A後當然被多間大學主動邀請拔尖
3. 之後去左美國UPenn Wharton School讀書
4. 課餘時同時有玩a cappella
5. 畢業後去左芝加哥做野,聽過係做匯豐IM,一個爭崩頭既職位...
6. 愛基督,愛家庭

暫時就係數倒咁多樣啦……再講可能變得夾硬,但係就算做唔倒「十全女生」,成績又好又靚女既女神名銜係當之無愧……

第三位係李海瀅,根據高登巴打提供資料:

1. 又又係DGS
2. 會考9A1B
3. 178cm(!)
4. 港大醫學院畢業
5. 兒科醫生,對小朋友好有愛心
6. 參演過港台節目《醫生與你》,果陣已驚為天人
7. 代表香港參加在海南三亞舉行的「2008年ELITE世界精英模特兒大賽全球總決賽」,曾拍多個廣告
8. 「我人去到哪裏,書就溫到哪裏,在化妝間只有我是這樣,我已訓練自己在任何環境都能溫習。」(又乖又叻,太完美……)
9. 「有次行騷,我條裙胸前嘅鈕爆開咗,有個模特兒即刻教我雙手叉腰行,就唔會走光」(!)

因為唔係10A,起初無乜人留意佢,但係因為又做MODEL又上電視,亦好積極接受訪問,網絡間開始驚為天人,難得既係去到最尾,又會認清自己想行既路,回歸醫生之路。


最後一位就係超級富豪,湯文亮嘅千金湯振玲。第一眼我已覺得很像朱玲玲嘅佢,網上已有很多相關報導。但好人只將焦點放在佢嘅「父蔭」上,而忽略佢自己其實本身都係一位好努力既女孩子。
1. 湯文亮千金(當然都係一種優勢……)
2. 會考6A3B
3. 科大尖子入G-BUS
4. 環球商業管理及財務學雙主修壹級榮譽畢業
5. 畢業後即被「柏克萊亞洲」聘用,年薪60萬
6. 現打理家族生意,為紀惠集團執行董事
7. 仁濟醫院總理
8. 最大嗜好竟然係踩單車、行山同越野跑步咁健康……「去年參加咗環台遊,今年就由台中埔里踩上三千二百幾米高嘅武嶺,期間遇上大雨,極具挑戰性,佢用咗六小時踩上清境農場,再用四小時踩上武嶺,稱得上係女鐵人。」
9. 「維特健靈慈善單車馬拉松 2014」名人組冠軍
10. 「人生首次置業,由於係頭籌,又係首次置業,獲享稅務優惠,用咗大約八千五百萬,一口氣掃咗四個單位,包括第三座兩個頂層天台戶,及六樓全層,連同六個車位。今次至少慳咗三百幾萬雙倍印花稅。」……

但相比上面呢D,佢心地好、平易近人、又有幽默感,先至係佢最最最大嘅優點。我點知?因為我見過佢真人……
Tweet
墳場新聞風波:小眾文化就可無視市場規律?墳場新聞變成一言堂?

[影後炮] 壹獄壹世界:高登闊少的傳統家庭與個人道德價值同化記

剛看了《壹獄壹世界》的試映會。雖然有些聲音後期還未完成,但大致上的故事情節應該已非常接近完成階段。開章明義,先說一說我自己,其實並不喜歡這套電影──當然,我喜歡與不喜歡其實並不在於我認為這套作品的水平高低,很多人罵的《冰封俠》其實我覺得好好看,不喜歡主要是「人夾人緣」的問題,且容我之後再講。
首先對這部電影的第一個批評其實並不源於我,而是我身邊的朋友及在場觀眾,他們不約而同表示這部電影好像「憑空而起」欠了點背景介紹或術語解說,使得觀看過程帶點一頭霧水,很難投入云云。
我沒有看過《壹獄壹世界》的原著(寫此文時正在追看中),也只能算是半個高登CD-ROM,但由於我曾追看過作者小性奴的故事,所以並沒有那種難以代入感,但現在回想起來,或許真的應該在前半部加點,例如為何醉駕危駕撞人拒捕只判年半,但販毒可以坐十碌都唔走得差別咁大之類的說明。
有人說電影的前半部份剪得比較急,其實我覺得剛好,因為《壹》的劇情和場景都有所局限,假如還要慢慢入局的話可能未到中段已有會嫌悶了。反而我認為如果類似前半段的時空交錯、講多一點王宗堯花天酒地生活作為對比的話,或許會更有趣味,也有朋友說期望不要走馬看花,而是真的多認真談一點監獄生活,但最終感覺卻是兩邊唔夠喉──為甚麼呢?那就當然是為了之後的主線舖排。
由於原著我只看了一半,只能猜想張建聲的角色是虛構出來的,大概是為了塑造一條原著沒有的主軸,好讓有點散修修的內容「實淨」一點;不過出乎意料之外,張建聲實在非常搶鏡,而且也不單止是因為其模仿呂良偉增肥拍戲那麼簡單,演技比起《一路向西》時也提升了一個等級!不過角色討好還討好,一反前半段的胡鬧搞笑,劇風一轉突然變成了傳統劇情片格局就讓我覺得有點突兀。
本來嘗試將一個個搞笑配角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人物也不能算是壞事,甚至乎當觸及一些低下階層的理想、義氣、友情時,連我也有一點點感動;不過演到愈後的部份,感覺就愈來愈公式化,《壹》原來那種新鮮感也逐漸減褪,雖我也明白這當中的取捨,難免感到可惜。
但這都不是我不喜歡《壹獄壹世界》的地方,因為綜觀來說,只要電影沒有悶場,不會讓我頻頻看錶,有幾個位讓我衷心開懷大笑的,就不會是一套爛戲,而《壹》也的確滿足了我的要求。但有些價值觀念,例如王宗堯罵他老母的一場,就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:或許母親真的把你縱壞了,但假如你真能覺醒的話,大概應該也會知道母親給你不怨衣食的環境,本來就是一種難得的恩賜吧?你怎可能用「沒有好好教我」這個藉口,來將自己所犯的錯誤推得一乾二淨呢?
之後說他嘗試自力更生的一段我就更難接受。或許在香港真有這種人存在,但我當時第一感覺就是「天呀!這是甚麼年代?假若你真有發奮圖強的心的話,利用自己的家境、人脈闖一番事業,和你走去sell寬頻難道會有分別嗎?在場的年青觀眾會為你的堅持感動,還是對你的造作作出嘲笑?」
最後,這位浪子終於回頭,成為了好爸爸,這個結尾其實我不反感,因為我身邊也的確有這種例子存在;只是,當我前後左右的爸爸們都為這一幕而感動時,從不打算建立家庭的我看著那位BB,卻完全起不了任何認同感。所以我從來說,我不喜歡《壹獄壹世界》只是我的個人問題,但我只婉惜一個如此破格的故事設定,最後卻還是脫不出傳統的舖排,相比起來,《一路向西》能夠秉承一貫風格直到最後,就更顯難得。
最後最後,容我也談談戲中幾位演員的印象:張建聲之前已提過了,在我心中,他是全片最佳演員;蔡瀚億的發揮也不錯,那種小人物角色因被他演活了,搶鏡不少;至於男主角王宗堯,我覺得由於他佔的戲份實在太大,幾乎全劇的成敗有一半都繫於他身上,加上要和一眾老戲骨演對手戲,感覺上他演起來有點壓力,不太揮灑自如,但這點其實我體諒,亦算是中上水平;黃光亮、徐錦江、陳惠敏、姜皓文等表現就不用說了,入場看他們絕對是值回票價,陳奐仁則是個驚喜。當然,還有我們敬愛的大咪哥。
至於廖啟智,當然演技一貫出色,蕭生說他中風與鬧王宗堯兩幕足以問鼎金像獎(最佳男配角),但由於早在香港電視的《選戰》與《警界線》的印象太深,少了一份震撼力。至於女演員方面,其實郭奕芯和崔碧珈也不錯,但印象最深的肯肯定是Coffee林芊妤:想不到她演得這樣放,而且連Gathering的笑話也敢於拿來自嘲,不得不拍掌致敬。
最最最最後,其實片裡有幾個笑位都好好,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三國那個gag好無聊,看過原著後才明白因為時間取捨關係很難說清楚;但太平紳士探監一幕絕對是高潮所在,還有就是劇終時的幾個gag其實都很好笑,不
Tweet
香港曾經出現過的三位「十全女生」:石臻善、李泳枬、簡幗儀 (補遺10A女神:彭匡怡)

睇左輔仁篇〈一年容易又BA花草〉,諗起以前都寫過一篇同Mr. & Ms. BA既〈史上最不幸的男配角〉,不過入面主要係講當年有位Ms. BA超級靚女,搞到同佢Part住選果條仔變成好不幸既大配角。
不過想講既係,當時有人去幫果位Ms. BA石臻善「起底」,結果我幫佢起左個朵叫「十全女生」(咁啱果期興火鳳,食「十全呂布」字)。不過「十全女生」其實唔係完全由我創作出來的,而係一位女博客,驚艷於當年參與的Miss BA除了樣子甜美,各方面都近乎完美咁列出十大優點:
摘自:像我這樣的女孩:新一代女神
1.會考十優(10A狀元啊!)
2.拔尖
3.DGS
4.讀global business(係咪即freshgrad已年薪過百萬那科!)
5.GPA 4.0(!)
6.PE拎A(!)
7.田徑隊(運動健將!)
8.danso(跳舞唱歌都很好)
9.有錢(我不知道有錢的定義是什麼啦)
10.基督徒(!好感大增)
石臻善現時為環球銀行顧客業務香港區副總裁,可以說是一個預料之中的結局;響報導入面佢旁邊既男仔,因為「十全女生」太耀眼,則繼續只能扮演配角。
記得當年年少氣盛的我(其實都係六年前),看了有關她的資料後實在相當激動,心想呢個世界有無可能有這種樣又索,成績又好,仲要其他方面都近乎完美的女孩子。自此以後我對「女神」下了新的定義,就係除左靚以外,仲要給我數到十個優點,先係真正完美既女性。
其實之後很快我就找到第二位,那就是2012年的6A狀元李泳枬(外號饅頭),不過當時沒空寫介紹,慢慢就忘記了:
1. 高考6A,唯一一位女狀元(難度不下會考10A)
2. Marymount(又係名校!)
3. 港大BBA LAW Double Major(唔係G-BUS,不過都係天子門生)
4. 先學恆宇仁龍拳,再學空手道
5. 喜愛一切ACG文化,甚至去到宅(或者毒撚)程度,曾為動漫雜誌撰寫評論
6. 識打街霸,中高手水平,唔係借打機過橋賺名氣
7. 無拍過拖(當時,話自己鍾意打機多D)鳴呀~
8. 自己造衫玩COSPLAY,而且話自己既底線係:「唔算好性感丫,都未露三點!」鳴呀~X2
9. 超級好身材,鳴呀~X3
10. 識日文,最後去左日本讀書
記得最初饅頭係好Friendly,好鍾意同網友溝通,我都同佢響FB傾過兩句,不過去到後期,因為想保持自己既隱私,所以關閉過一次Facebook,但隨住佢宣佈去日本進修之後,就連另一個Facebook都Close埋,當時真係令我非常失落……
另一樣令我比較失望既係,可以睇倒佢有少少崇拜伍公子,我心諗…唔x係下話……
至於最後一位,雖然成績未必有之前兩位咁勁(其實Poly碩士都唔差架啦),但肯肯定被大家公認為女神,唔單止因為佢比好多明星都仲要靚,更因為佢係靠佢自己既才華,開創左一番成功既事業……
1. 理大設計系碩士
2. 識畫畫
3. 畢業後就響婚紗公司做Chief Designer,之後仲擁有埋自己時裝品牌
4. 因工作關係愛試用最新電子產品,又識Photoshop
5. 識花式溜冰
6. 好有商業頭腦:參與不同Model工作,拓闊人脈來幫助自己事業
7. 長期單身,鮮有緋聞
8. 把聲好襯佢嬌的的身型,鳴呀~
9. 身材好好,鳴呀~X2
10. 唔介意穿著比較性感既服飾,所以好多J圖睇,鳴呀~X3
Lilian Kan而家成日上電視,基本上已同明星差不多,唔需要我特別補充;又其實後來因為工作關係,都遇過幾位學歷、樣貌、才華都同樣出眾既「十全女生」,但由於唔係公眾人物就唔響度同大家介紹。
不過呢度想講既重點係,所謂「十全女生」,其實都係可遠觀而不可褻玩,唔單止因為佢地太過完美令你自愧形穢,而係「十全女生」實在太過聰明,長久以黎都了解自己既優勢響邊,所以慢慢你會知道,自己根本並不在她們身處在同一層面的世界;但掉番轉,一個女仔只要性格隨和善良、待人接物唔好扮哂野造戲勁過影后,少咁D公主病症狀,本身經已係一種好大既吸引力──唔係話其他條件就變得唔重要,不過標準會相應降低咁囉。
後記:補遺女神彭匡怡

多謝網友提點,原來2004年仲出左一個10A女神彭匡怡,因為佢響石臻善之前已「出道」,加上唔係點搵倒佢既資料,並無擺入「十全女生」名單度。不過經過一輪高登考古,發覺呢個女仔都幾犀利,所以特別開多段補遺,介紹下呢位女神:

1. DGS
2. 10A後當然被多間大學主動邀請拔尖
3. 之後去左美國UPenn Wharton School讀書
4. 課餘時同時有玩a cappella
5. 畢業後去左芝加哥做野,聽過係做匯豐IM,一個爭崩頭既職位...
6. 愛基督,愛家庭
暫時就係數倒咁多樣啦....再講可能變得夾硬,但係就算做唔倒「十全女生」,成績又好又靚女既女神名銜係當之無愧....

Tweet
[Soccer] 2014/15 Chelsea重奪聯賽盃

經過漫長接近20個月的漫長等待,車路士終於再一次捧起獎盃,即使那是相對較不被重視的Capital One Cup。
老實說,就算事前的賠率如何看好車仔,我內心還是相當不踏實。首先決賽的對手熱刺,就是早前讓藍軍慘敗3:5的「罪魁禍首」,她那快速引球反擊打法,正是摩連奴最頭痛的。第二,在這個夏季市場中,Chelsea「以二換一」,先後放走André Schürrle與Mohamed Salah二人,卻只購回無論打法和樣貌上都有點相似的「Willian複製人」Juan Cuadrado,變相將本來已相當繃緊的一隊陣容進一步削弱。
但最大問題卻在於第三點。從本季可見,整個防守中軸開鍵都在Matic身上,當然被視為Chelsea近年最成功的收購的他(是的,我個人認為比起Cesc Fàbregas甚至Diego Costa都更要成功),起著當年Makelele一夫當關的作用;但另一方面,除了他以外卻沒有一個真正合格的替補。
Mikel的問題多年來我已提過無數次了,而Fàbregas也不過是一個掛名的「防中」,事實上整季下來他在防守方面的貢獻都是在合格線上下浮沈,因為他本來的任務就是放在供應傳輸方面;結果攻擊線上Willan與Oscar反而在回防上比他更為積極。尤其是Oscar,經Mourinho改造後,他的爛打防守在首輪對阿仙奴中表露無遺,甚至讓我想起名宿Dennis Wise,Chelsea今季得以長據榜首,我認為Oscar是不可或缺的一員。
但無論Oscar與Willian如何積極,他們都不可能算是防守中場,而當Matic在對Burnley因一個作為男子漢不得不作出的報復舉動而被停賽三場以後,整個冬季轉會市場竟沒有作出任何補強的問題即突顯出來:回顧板凳,就只剩一個本季長期因傷患困擾而遲遲未有狀態的Ramires,而嚴格來說,非純正防守中場的他也不是這個位置的答案。
面對這個困局,摩帥再一次排出了怪陣:讓年輕中堅Zouma串演防中。雖然這個作法在Luiz時代時早已嘗試過,不過相比起Matic,Zouma的位置更後,甚至只比中堅前一點點,作為一個純防守的掩護,而將中場策劃的責任完全交給「進攻組」。這個嘗試不單免除了對於Zouma在控球與傳輸能力上的疑慮,在Terry與Cahill在其更後面的保障,也讓他無後顧之憂地進行各種破壞工作,相反前兩者在速度衰退而引致的空位,亦可以其活動填補。結果除了少數幾次走漏以外,Zouma基本上成功凍結了Eriksen在場中作用,亦是熱刺最大的致命傷。
至於熱刺方面,保捷天奴似乎對上仗大勝的甜頭仍念念不忘,所以在這次決賽的排陣上面,除了由Dier取代了Fazio以外,就是沿用了同一陣容。他的如意算盤亦一樣,希望透過一種年輕球員如Townsend(23)、Harry Kane(21)、Christian Eriksen(23)、Nabil Bentaleb以至Mason(23)的快速反擊撕裂Chelsea防線,然後針對Terry與Cahill這對年紀較大的慢速中堅進行突破取分。
在上半場很長的一段時間,基於Chelsea排陣偏向保守,一如所料打得比較被動,相反Hotspur卻每每積極搶攻,屢屢造成險境:在Eriksen的中眉罰球前,若非Fàbregas的果敢犯規,不能已讓Harry Kane重溫先開紀錄的歷史。不過當站穩陣腳後,這個破壞性防線卻慢慢突顯出它的作用:Ramires不愧為大賽球員,全場發揮出他本季罕見的十足狀態,而且他偏屬的「直向型」防中,亦很適合堵截熱刺球員的突破。
整場賽事的關鍵卻在於臨完上半場前,Terry再次代表「防守組」,以死球為Chelsea打開紀錄。雖然這個「林伯」式折射射球帶點幸運成份,但仍要問Tottenham的球員,為何花這麼多球員排成「一字長蛇」陣之餘,反應卻又這麼緩慢呢?這下一來Chelsea的球員就首先心定了一半,而隨著熱刺必須在下半場不斷加強攻力,反擊空間亦必然大增──結果在下半場56分鐘,Costa再憑一記折射球迫得Walker烏龍,此時亦大局已定。
從這場賽事可見,Chelsea既會醜陋的大敗於一隊球隊後,相隔一輪又可在決賽穩穩找住勝機,在足總盃敗給巴拉福特,卻在聯賽盃決賽的最後階段,打出近乎完美的防守。這代表了摩連奴對於球隊的陣型調配已大致完成,但在心理層面,尤其是年輕球員這方面的磨練卻還未足夠。我只希望這場勝利,會為下一輪的歐聯次回合,以至餘下的超聯比賽打下強心針,讓他們明白只要精神夠集中,這個世界沒有多少個對手能將他們擊敗。
Tweet
從南韓的民主抗爭,真能看到當下香港?


歐昶瑩女士在早前發表了〈從南韓的民主抗爭看當下香港〉一文,嘗試以南韓示威群眾同樣擁有大台和群眾,駁斥香港部份人士對大台與糾察隊存在的質疑
老實說,這種沒來由的直接比對,讓我非常反感。
就算南韓與香港同樣有「大台」與糾察隊,但
南韓的大台,會否在與全民商討之前,事先保留選擇商討內容的權力?會將某些影響到自身權威的題目,排除在討論範圍以外嗎?
南韓的大台,是由群眾共享,還是由一小撮人在未經全體討論下,私自掌控管理權,並可自行決定選擇誰人可以使用,誰人排除在外?
南韓的糾察隊,是廣泛代表人民,還是某些政黨的代理人?南韓的糾察隊會恐嚇、惡劣對待其他質疑大台權威的人嗎?
上述的問題當然有待熟悉南韓情況的歐女士作答。
但,又如果真能比對的話,為何南韓的大台與糾察隊領導群眾進行暴力抗爭,然而香港的大台與糾察隊卻不停叫人冷靜,完全沒有如南韓般嘗試透過全民商討討論升級的可能性,甚至將升級與否的選擇權,操控在寥寥幾位領袖手中?
或許,作者真與成龍所言一樣,因為中國DNA的本性會作亂,所以覺得中國人是要管的;但由政黨、傳媒「菁英」組成的大台和糾察隊,就是在人人平等,但部份人更平等的前提下,作為運動權威者控制大眾的工具,這對一場民主運動而言,是多麼的諷刺!
或許,在大多數時候,大台與糾察隊真對民主抗爭運動發揮著作用,但若所謂共識,是選擇性的共識,所謂商討是挑選過的商討,所謂平等是動物農莊式的平等,那麼,衝擊大台,不過是另一種對專政的怒吼。
Tweet
10月18日「光復旺角」看法總結


現場觀察後回歸鍵盤做網絡軍師,希望能夠總結一下今天的看法,幫助大家瞭解今天的狀況:
1. 今次蕭生口中的「軟皮蛇佔中」,我認為直到今天再真真正正實踐出來。基本上因為大台被奪,所以每個佔領位置受壓,群眾就立刻湧去更遠的地方;結果竟然可以在同一時間有四五處同時受到衝擊!
整個戰線最後拉到警方不能承受的長度(只是彌敦道已是橫跨數個地鐵站!);而且當警方強勢佔領時,示威者就混在馬路行人之中,等待防守薄弱的機會。
當然預測最準確的,還是當警察決定對市民佔據馬路零容忍的時候,結果就是警察自己佔據了馬路!就算你控制了街道,但車輛卻不能通過的話,有意思嗎?這時示威者早已走往另一地點部署下一次的衝擊了。
2. 警察今次的策略,本為堅決以「十字界豆腐」方式分割不同地點的示威者,以防他們連結在一起。誰料示威者正正因為被分割,反而四處點起衝擊火頭,讓防暴隊疲於奔命,最後更因眾集群眾愈來愈多而被反包圍。

其實如果警察一早重新開放十字路口,群眾奪回根據地後,就會因為安逸感而減褪了衝擊的鬥志;為何直至凌晨三點仍有近萬人「流連」於旺角?正由於還有警察堅持分割佔領區域,使得他們不放心離去,反成了凝聚群眾的動力。
3. 今次過千防暴隊再次空群而出,但那種「強弩之末」的感覺愈來愈大。在現場隨處可見樣子只有中五畢業左右的PC,有些甚至連制服都還未做好;就算督察級亦不乏大學畢業生般的外表,不少可能是警校學生──當連少年兵都出動的時候,兵源也差不多枯竭了。
另一個重點是士氣問題。今日警察指揮要求他們全程留守,直至深夜前不得撤退,但又不許他們衝散群眾,結果自然是飽受「精神攻擊」,當中不少已經疲態畢露、士氣低迷。我想這不是單憑休假就能回覆的,可以預期各種過激執法,或警隊內部爭執等情況將會愈來愈多。

4. 經過又一天的交手,我想彼此間的強弱時間已能捉摸得到:示威者最弱的時刻是早上九時至下午,因為留守整晚的最忠實一群,此時還在睡則中,所以多次被警察乘虛而入。但若警察本身也要面對換班問題,如果他們早上發動攻擊,那倒過來去到深夜時候,就是他們最脆弱之時了。這個考慮甚至連黑社會與愛字頭亦考慮其中:似乎他們的攻擊時間多是下午左右,因為晚上必然要由交通工具運送回自己的住處;又深夜旺角龍蛇混雜,外來者亦會有所顧忌。
可是旺角佔領者是否需要鞏固早上的防線呢?我的看法時,自從大台被清,死守一處的思維應該再次轉變:當然有些像徵意義的佔領地方還是需要的,因為始終要讓人感受到「運動還未終結」才會繼續出來;但要做到這點,有數百人已足夠;真正需要人手的,卻是晚上的「黃金時間」,因為只有做到「壓倒性的多數」,警察的暴力佔領、愛字頭的滋擾,才會被壓制,所以能夠在早上留守的當然歡迎,但不能出動的,則好應養精蓄銳,好等晚上的關鍵時間進行成功率更大的衝擊行動。
追加一點:基本上我和其他示威者不同,我並沒有特別仇視警察,也從某程度上瞭解基層警員的難處;但今晚接連遇到躁狂警察,在毫無挑釁的情況下竟然突然使用暴力或誣告,使得我充份體會到,示威者與警察之間的仇恨,很多已不能化解。
當然最離譜的還是,施暴的警察,通常都會用「螢光龜背」遮掩號碼,而且還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包庇,不接受投訴,也故意無視別人要求其出示號碼:這真是腐爛到底的可悲。
Tweet
金鐘價值與旺角價值對立下的佔領運動


運動矛盾已由擴張與否,進一步演變成「旺角/灣仔」與「金鐘」的二元對立。一邊是過往抗爭運動由上而下的舊有體制,另一邊則是人民自發、各自為獨立個體、拒絕聽從指揮的新型組織;當然這其中還隱含了溫和vs躁動、中產vs基層、權威vs反權威。
現在金鐘價值嘗試以斷絕支援、重定正塑(我建議把旺角剔除後,將民主大廣場改稱民主小廣場以正視聽)來扼殺旺角價值的發展,問題是他們卻不自知這也是為自己挖墳:沒有了旺角、灣仔的掩護,在警力集中的情況下,你還可能作如此輕鬆的佔領嗎?一個運動若其主要方向為收縮、封頂的話,一方面人民在沒有希望成功的情況下,士氣必然出現瓦解;另一方面政府得知對手底牌是不會影響其管治,亦自然可作出某程度上的無視──這又回到了七一、六四的原點。
有人以為,旺角聚眾不過是因為政府高壓手段而作出的反動,我不認為這完全是錯的,但整個雨傘革命本來就是被政府逼出來,沒有高壓,難道金鐘又會出現佔路?有人說旺角萬人空巷是因為奇跡,彷彿以為金鐘有萬人支持就是理所當然。
而且金鐘價值並不明白,旺角佔不佔的概念與金鐘完全不同,對很多人來說旺角平時早已去慣去熟,你說佔領旺角讓很多小商舖痛恨佔領,但與此同時,亦同時有一大班人堅信佔領是他們生活價值的一種體現,佔領一受壓,無論多危險都會忍不住挺身而出。外人以為這是意氣用事,這只是因為和「特地前往」的金鐘價值與「著住對拖就落街」的旺角價值沒有充份了解。

再說,強調指揮、控制的金鐘價值領袖們,也是時候想一想你們的權威是否能永遠的消費下去。金鐘的支持者之所以願意將指揮權交託給你,不是因為你們才智過人、英明神武,而是因為整場運動就是由你們展開的。「佔中」的初衷不就是為了佔領中環這個金融的心臟地區嗎?若你們打算將「佔中」降級成佔領金鐘的花瓶式抗爭,沒差,但聰明的香港人很快就會認清運動的本質,進而離棄你們。國教一夜間散水,為何金鐘不能?
及至有些人污衊旺角價值等若破壞整場運動,並攻擊指誰人支持留守旺角,就等若推示威群眾送死,我認為作出這些指控的人應該三思。若將金鐘與旺角的對立,提升至「敵我矛盾」的話,這場運動就會出現破壞性的分裂。旺角與金鐘從來都是戰略問題的分歧,最終也還是針對梁振英;我想目前已有些反佔中的幕後操盤手已看出了兩地的矛盾,透過搬弄是非挑動兩地間的敵視,有智慧的網民千萬不要中計。
最後,若有人問我,旺角還能守多久、是否永不會散場?當然不是,但問這種問題的人,很明顯還未掌握到運動的本質。旺角之所以還未散場,這不是為守而守,而是它還能守得住;萬一有天它真的守不住了,也不是世界末日,因為當機會一到,市民還是會自發重來的。反倒是金鐘價值由於還是依賴領導意志,領導一退同時也是代表了運動崩潰,所以才出現非守不可的困局。
可是現在金鐘價值與旺角價值已然對立,我不認為兩地之間還有主從之分;我對叫人「必要時棄守旺角」的呼籲沒有意見,但我不認為旺角有多少支持者會聽從。而若覺得這場佔領運動已演變成「長期抗爭」,必須依靠其他不合作運動對政府施加壓力亦無不可,不過若真有如此「質變」,則請誠實對民眾說明此點,讓他們接受變相退場的現實。
P.S. 想著想著,我還是害怕那些相信領袖、相信金鐘價值的市民不能接受運動有人出現「質變」的現實,所以特地想到了十個「我地已經嬴左」的理由,作為某種程度上的心理輔導:
1. 外國傳媒已向世界展現政府既無恥!
2. 689已被逼至左支右絀、氣急敗壞,嬴得第一階段既勝利!
3. 林鄭月娥已積極部署與學生談判,借此架空CY,日後將有機取而代之,結束梁匪政權!
4. 群眾經已覺醒,日後將更積極參與抗爭!
5. 金鐘已成為人民既勝利紀念廣場,係彰顯抗爭勝利既成果!
6. 解放軍不敢出動,反映連共產黨亦對抗爭投鼠忌器,不敢輕視群眾既憤怒,成果已超越六四!
7. 學生積極參與,見證整場運動開始到結束,是一場成功的公民教育運動!
8. 試問有邊個運動可以好似我地香港咁和平理性?這已是香港人的驕傲!
9. 民眾自發抗爭,展開了社運抗爭的新模式!
10. 即使面對黑社會、催淚彈,我地運動並無因此結束,展現我地面對暴力時既勇氣,比D掌聲自己!
Tweet
膽小鬼遊戲下的完美策略


一個要依循人大決議框架的談判,白痴都知道只是拖延計策,無論是找梁振英親自談,還是政改三人組談,都是沒有意思的:因為最後決策的還是中共。本來我還以為中共還會留一手,不在會談前設任何條件,以提高成功的機會,到日後才再反口,但結果連「在人大議決下」的前提條件也說出來了,若你接受,那以後談不出成果也怪不得人。對一個不可能有任何成果的談判喜出望外的人,好應驗一驗自己的智商。可是當你看到很多人為此結果而舒一口氣的時候,這個現象還是有分析的價值。
讓我們先由結論談起吧。假若928催淚彈與狂暴警察在最後一刻被硬生生停止進行武力執法,是代表了中共在上一場膽小鬼遊戲最後關頭扭了呔的話,那今次談判建議被接納,就輪到了示威者的一方在這場膽小鬼遊戲輸了。
其實這場博奕的一眾「佔中」策略家們,心底裡大都有上中下三個結果:上策自然是在避免血腥衝突或嚴重社會動盪的前題下,能令中共讓步,爭取到真普選;至於下策則是血腥衝突與嚴重社會動盪發生,這樣的話就算爭取到真普選只能算輸,因為學生與平民已成犧牲品;所以若上策不能成功,他們都會覺得至少要讓情況不往最壞方向發展,至少達致中策的結果:雖則政改方案不能寸進,但至少阻止血腥衝突或嚴重社會動盪的發生。

中共正正是針對「佔中」一方的戰略選擇,而策劃了今次的計劃。首先連日以來施加壓力,讓「佔中」一方感受到中共不惜玉石俱焚的意志,而開始要考慮到退路;然後在學聯最後通碟的一天,故意讓傳媒拍到大批橡膠、木子彈以至真槍實彈的搬運,以此作為進一步恫嚇的「示威巡遊」;之後在最後一刻前再派兩大校長作為「人盾」,對學聯進行感召攻勢之餘,亦讓在場人士不敢輕舉妄動,傷了兩位貴客(其實夠膽以校長為人盾是雙面刃,萬一衝突一起傷及了校長是公關災難,但這也代表了政府本身根本從無考慮過動用這批武器,政府這次賭嬴了),最後再由梁林二人提出一個根本不能算是讓步的下台階,逼迫學聯接受,整套恫嚇戰術即圓滿結束,甚至能讓示威者趕搭尾班車回家,試問還有比此更好的結局嗎?
當然我不是要在這裡怪責任何人,就算換著是我,可能也會作出接受下台階的同樣抉擇,要怪就怪中共謀略實在太過完美,香港人根本鬥不過它。目前唯一的希望,是談判不致陷入曠日持久的局面,讓香港市民盡快認清這場前談判根本不會達致任何結果,在不致損耗太多民氣前回到抗爭路上。只是,當我們明暸了原來我們根本經不起鐵一般的鎮壓時,究竟還剩下多少抗爭意志?再加上左膠、飯民的內外交煎,時間站在對手一方的佔領行動,前途實在黯淡。
不過政治一天也嫌長,而我的智慧也實在不能與黃之鋒相比。此子既搞得出一個置諸死地而後生的佔領公民廣場行動,要創造另一個奇跡出來亦並非沒有可能,但這已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Tweet